叮铃声就是他们心中的光探营即将出征巴黎残奥会的中国盲人门球队

2024-08-20 11:23:25 体育 facai888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王萍琴实习生邓子涵文/摄

第17届残奥会将于8月28日至9月8日在法国巴黎举行,8月16日下午,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北京成立。巴黎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总人数为516人,浙江共有59人入选,其中运动员38名,教练员和工作人员21名,参赛人数为历届残奥会之最,将参加射箭、田径、羽毛球、盲人足球、皮划艇、自行车、盲人门球、赛艇、举重、游泳、跆拳道11个大项69个小项的比赛。

8月17日,本报记者来到杭州塘栖的浙江省盲人门球训练基地,中国盲人门球队在这里做出发前最后的训练。

训练争分夺秒

女队员理了寸头

场馆外烈日炎炎,场馆内也热火朝天。早上9点,国家盲人门球队早已集合进行热身活动。刚走进场馆大门,就能听到传来的“砰砰”声,门球重重地砸在地上,力量十足,发出沉重的撞击声,伴随着的还有一阵阵清脆的“叮铃”声。

运动员们手中的球是一个重1.25公斤的蓝色硬质橡胶球,大小与篮球相似,却有2个篮球那么重。球的内部嵌着多个响铃,滚动起来发出清脆的声音——在赛场上,盲人门球运动员们就依靠这个声音来判断球的方向和速度。

“大家基本早上8点半就到场馆集合热身,上午的训练一直持续到11点,吃完饭休息一下,下午2点半到5点左右继续。这段时间,大家晚饭后也会集合,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一些训练。”中国女子盲人门球队的主教练张晓鹏告诉记者,“马上就要开赛了,大家这段时间都比较珍惜能训练的时间。”

中国女子盲人门球队主力队员许淼为了能全身心投入备战,剪去了留了多年的长发留下个干脆利落的寸头:“因为现在训练强度比较大,天气也比较热,洗头比较麻烦,干脆就剪成短发。”

在正式训练开始前,许淼坐在地板上穿护具,一边穿一边告诉记者,“我们的护具包括膝盖和小腿,护具不重,但是球很重,打在身上容易受伤,经常有淤青。”她笑着说,还朝着镜头比了个“耶”。去年,许淼代表中国队参加了亚残运会,获得了女子盲人门球的冠军:“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残奥会,赛场上给我们加油的观众很多,对我的激励非常大。这次去巴黎,希望能以更好的状态面对更强的对手,发挥自己最好的水平。”

就在女子门球队训练的场边,还安静地坐着一只深咖色的导盲犬,牵引绳挂在椅子边上,就坐在旁边看着队员们训练。这是女队的技术指导蔡长贵的导盲犬,名叫茶茶。蔡长贵就坐在一边,随身还带着一只杠铃,不时拎起来举一举,“我16岁开始练盲人门球,到现在已经24年了,现在手上不举着点什么老感觉不习惯。”平常队员们有什么问题,技术上或是康复治疗等问题,都会咨询这位老大哥。“我就在边上,她们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找到我。”

老将带新手

目标站上领奖台

正式开始训练,运动员们穿上护具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戴上纯黑的、不透光的眼罩。从这一刻起,眼前只有一片漆黑,听声辨位是他们每一个人都牢牢掌握的绝技。

整个球馆里十分安静,几乎没有人说话,盲人门球的防守靠的是身体的接挡,黑暗中,铃铛的“叮铃”声吸引着他们全部的注意力。一次次挥动手臂掷球,一次次用身体挡住球,都能听到一声声“砰”,运动员们身体和地板碰撞摩擦的声音伴随着“叮铃”声回荡在场馆。

出征前最后的训练,队员们都十分珍惜,几乎没有休息时间,累了就到一边喝两口水继续上场。

国家盲人门球队副领队、浙江塘栖盲人门球基地副主任张利明十分热情地向记者介绍起了这些运动员:“我们男子门球队成绩一直不错,这一次出发的6名队员中,有人是第一次站上残奥会的舞台,也有人是已经第五次参加残奥会,我们的陈亮亮老将风范十足,有很丰富的大赛经验。”

出生于1984年的陈亮亮是男子盲人门球队的“制胜武器”。6岁那年,陈亮亮因为一场意外失去了光明,直到13岁,盲人门球进入他的生活。2002年,陈亮亮入选中国首批盲人门球队,但当时只是“游击队”,比赛前集中训练几个月,比赛结束就各自做回自己的事。从盲校毕业后,陈亮亮进入一家推拿店打工,直到2004年,浙江省盲人门球队找到了他。

后来,凭借骨子里不服输的倔劲,陈亮亮练就“旋风发球”的绝技,仅需0.3秒就能把球投到对方的球门里,成为中国队关键时刻的“杀手锏”。2008年北京残奥会,中国队靠着陈亮亮在最后30秒的两个“旋风发球”,连得2分,反超对手,逆转夺冠。

2024年,这位已经不惑之年的老将,即将开启自己第五次残奥之旅。

“还有一些明星队员,比如胡明耀,因为像动漫人物上过热搜。他在上一届东京残奥会盲人门球项目中夺得银牌,今年是第二次参加残奥会。还有我们的杨明源,球速快,防守好,各方面都位居亚洲前列。”

昨日上午,叮铃声就是他们心中的光探营即将出征巴黎残奥会的中国盲人门球队中国盲人门球队已经前往北京,跟随中国代表团一起出发巴黎。张利明说,“虽然竞争压力很大,但我们的目标是站上领奖台,更要努力冲击金牌。”

新闻

盲人门球是根据盲人视力障碍特点而专门设计的一种集体球类项目,它需要运动员根据触觉来确定自己在场上的位置、方向;根据听觉来判断球的方向、速度,从而迅速做出反应。

盲人门球起源于欧洲。1946年,奥地利的汉兹和德国的西图为帮助失明的二战老兵康复共同发明了这项运动。1976年,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的残奥会上,盲人门球首次被列为比赛项目。

攻守双方各上场3名运动员,上场运动员必须在技术官员的监督下佩戴官方提供的纱布眼罩及遮光眼镜。比赛中,球员依靠球滚动发出的声音来辨别方位﹐观众必须保持安静,只有在进球或半场结束时才能鼓掌。

“转载请注明出处”

搜索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